1 |
|
|
 |
去年以来,安徽省以巡察为重要抓手,严查群众身边“微腐败”。各地纷纷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巡察工作制度体系,并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巡察方式方法,推动全省巡察工作深入开展。(2月28日 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) 十八大以来,在中央反腐高压态势之下,总的来说,我们的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,但是在某些地方和个别部门,一些不正之风和变相腐败行为仍然不容忽视。有的基层干部动辄以“山大王”自居,缺少为民意识,不愿主动服务;有的吃拿卡要、雁过拔毛,虚报冒领、侵占强拿惠农资金;还有的甚至把黑手伸向低保费、优抚金等老百姓的“救命钱”……如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,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。因为基层干部直接面对老百姓,他们的微腐败侵害的是群众最直接的切身利益,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,所以打击微腐败刻不容缓,管住微权力势在必行。 一是要切实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教育。面对微腐败的“微”表象,一些基层干部主观上还有“小贪不算腐败”的错误观念,滋生侥幸心理,想方设法占便宜,在所谓“礼尚往来”的人情交往中迷失自我。其迈向贪腐的共性和主要原因就是小事不慎、小节不惧,直至贪腐金额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,腐败行为最终在社会上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。一些领导认为基层人员“位低权轻”,只负责某一项办事手续、工作环节,他们的违纪动作“微不可察”,因而放松了监管。因此,要以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为契机,认真学习党章党规、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,深入贯彻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和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,着力解决部分基层干部理想信念动摇、宗旨意识淡化、精神萎靡不振和道德行为不端等现实问题。 二是要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。一些地区基层的反腐工作还远远没有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,还不能令群众满意。个别基层党组织监督工作没有做细做实,对一些“微权”的岗位和琐碎的事项缺乏监管的全覆盖,也让“微腐败”有了可乘之机。因此,必须推动正风反腐的压力在基层进一步强化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“两个责任”在基层落实。基层强则工作实,在压力传导之下,基层党组织要主动作为,真正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。面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,要动辄则咎,敢于亮剑,树立起权威,同时,要把制度的监督网织密织牢,把工作做实,层层发力到底,不给“微腐败”留下生存空间。 三是要切实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。侵占群众财物的“微腐败”,决不能简单地从财物价值的大小来判断,而应该从腐败行为的性质来判断。目前各地严查“微腐败”的态度坚决,力度正在加大,然而要让高压态势真正发挥震慑效应,还需要把准“微腐败”点多面广的脉络,通过瞄准“微腐败”易发多发的重点人群、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,做到有的放矢,细“治”入“微”。纪检监察机关不能坐等线索上门,必须要创新监督形式和渠道,尤其是借助群众的火眼金睛,使监督的威慑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要主动深入到群众中间,倾听群众的心声,因为群众是“微腐败”的直接受害者,同样也是监督“微腐败”的重要力量。 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基层微权力虽小,但事关取信于民,事关执政之基,绝对不容忽视。惩治“微腐败”,管住“微权力”,让基层腐败无处藏身,将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,让基层权力健康运行,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,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,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,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、长治久安。(作者:许谨谦)
法讯网微信订阅号:法讯独家(fxw_name) 法讯网联系QQ/微信:350273444 法讯网投稿信箱:chinafxw@qq.com
|
法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,版权均属“法讯网”原创或首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,请来函联系chinafxw@qq.com 。转载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法讯网”及作者:“XXX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“XXX(非法讯网)”
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联系方式:法讯网 电话:010-86753111
E-mail:chinafxw@qq.com ltp888@126.com QQ:663924333
|
上一篇文章: 领导干部切莫误解“底线思维”
下一篇文章: 无功即有过,为官要作为 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关于〖惩治“微腐败”,管住“微权力”〗的最新评论: |
没有任何评论 |
|